学生工作
籽籽同心工作室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学生工作 -> 籽籽同心工作室 -> 正文

“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

发布时间:2023-11-07 点击量:

1.项目负责人:熊茜,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专职辅导员、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学生党建、少数民族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等,先后获评“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优秀辅导员”、“全省高等学校优秀党务工作者”;校级“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三全育人先进个人”、“中医学专业认证先进个人”、“抗疫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2.项目成员:孔明望,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霍东英教育基金会高等院校优秀青年教师,湖北中医药大学“135”工程第三层次人才和武汉市晨光人才计划,湖北省高等学校优秀教学团队“中医基础理论”主讲教师;陈雨沁,讲师,湖北中医药大学“优秀辅导员”、“优秀共产党员”,基础医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站负责人,朋辈辅导团指导老师;冉光辉,讲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创新创业“优秀指导老师”,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特色项目“曦晨计划——‘党建+研究生创新创业’实践育人平台”负责人,指导学生获得“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银奖等国家级、省级项目20余项;王昶,讲师,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学生工作秘书及学院声乐队、朗诵队和主持人队指导教师,组织策划参演校院各类文艺活动受到师生广泛好评;毕华珠,湖北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分团委书记,湖北省心理学会、素质教育研究会及演讲协会会员、校级“党的二十大宣讲团”成员。

3.项目简介:《“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为《“石榴红”成长训练营——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引领工程》项目的延续和拓展,旨在贯彻协同理念、增强育人合力,进一步铸牢青年学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该项目被省教育厅评为全省高校学生工作精品项目及特色案例;被全国中医药高等教育学会评为“学生工作特色项目”;时任省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回信和调研少数民族大学生工作开展,湖北日报、中国新闻网、湖北电视台等省内主流媒体先后来校采访;项目负责人被湖北省人民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当选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理事。

(一)项目主题与思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高校作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重要阵地,承担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使命。加强民族团结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高校铸魂育人的时代担当,事关青年学生成长成才、民族地区人才培养及党和国家发展大局。“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旨在根据学校青年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状况,挖掘以培养现代化中医药人才为特色的医科类高校在育人过程中的优势资源,增强青年学子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针对性与创新性,实现立德树人和民族团结深度融合,解决“怎样培养人”的新时代之问。

“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围绕“一条主线”,实现“两个提升”,促进“三方联动”,打造“四个平台”,凸显“五个效度”。即紧紧围绕铸牢青年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以过程培养为基点,以思想教育为特点,以活动创新为亮点,不断增强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实效性、针对性与创新性,培育担当民族复兴的时代新人;同时充分挖掘辅导员的成长潜质,打造优秀群体,以论文、课题、咨询报告为支撑,深入钻研辅导员工作室研究主题,取得一批科研成果,构建大学生民族团结教育和辅导员能力提升工程的“双提升”系统,实现师生共成长目标;在工作室创建过程中,按照“品牌目标化、实施工程化、管理项目化”要求,促进学校、家庭、社会育人主体的“三方联动”;形成“三全育人”服务平台、“互联网+民族团结”网络平台、“校际民族团结同心圆”管理平台、民族团结教育“育人共同体”实践平台建设;凸显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开展内涵建设的深度、宣传教育的广度、资源链接的强度、矩阵打造的力度及经验推广的亮度。

(二)实施方法与过程

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学工部、统战部、校团委等职能部门的全力支持下,基础医学院高度重视民族团结教育工作的开展,着眼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新推进民族团结创建。第一,活动有场地。学院提供杏林阁D107作为工作室场地,设置文化墙、图书角、教学白板及移动桌椅供各项活动顺利开展。第二,干事有平台。学院通过“石榴红”成长训练营、“智慧树”学业辅导中心、“石榴红”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园、“石榴红”大讲堂等特色项目,加强对青年学子思想引领、学业帮扶、创业指导、文化铸魂,将“大水漫灌”式教育发展为“精准滴灌”式服务。第三,发展有空间。学院通过“内引外联,双管齐下”充分发挥资源链接创新性作用,先后与中南民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武汉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湖北省社会主义学院等高等院校及科研单位达成多领域、多层次交流合作意向。第四,落实有保障。为确保工作室活动有效开展,特制定《基础医学院辅导员工作室建设与管理办法》,并且根据本学期工作安排将工作室建设写进学院“三张清单”重点工作推进表中,在执行上卯足劲、在效能上见真章。第五,实践有收获。承办“传承精华扬中医国粹 培根铸魂聚民族团结”校地风采展,洪山区委统战部、民宗局、地大、华师、财大、湖北文理、湖北美院等前来布展,展示民族工作风采,受到学习强国、湖北省人民政府网站、湖北日报、长江日报、洪山统战的报道。结合主题教育活动开展,赴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起义门社区签订共建协议,把院校人才队伍优势、专业学科优势、社会服务优势向社区一线“注入”。作为“红石榴”院校联盟成员组织师生参与或承办“相约黄鹤楼 共叙石榴情”、“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庆迎端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昌周周讲”等活动,先后被主流媒体进行图文视频相关报道。组织“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师生代表参加在江汉区常青公园举行的“2023武汉市中医药文化宣传周·中医惠民惠老行动”,表演民族风特色舞蹈、展示中医药文创产品,吸引了数百游园居民驻足观看及体验。

(三)主要成效及经验

第一,工作室队伍建设强而有力。“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具有高级职2人,中级职称3人;专业课教师1人,专职辅导员5人,均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2022年团队成员公开发表论文12篇,其中中文核心7篇;1人获得“第十届湖北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三等奖”;1人获评2021年度湖北中医药大学大学生创新创业优秀指导老师;项目负责人参加湖北省统战理论研究会第六次会员大会并当选为理事;报送湖北省高校统战理论研究会年会论文荣获三等奖。

第二,“石榴红”成长训练营稳中求进。继续推进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引领工程即开展“石榴红”成长训练营活动,从学生的“急难愁盼”及成长阶段出发,细化导师类型即本科生导师、专业班主任、大学生创新创业导师,不断提升为学生办实事的质量水平,2022届本科毕业生考研录取率高达80.6%,少数民族毕业生全部就业,青年学子的获得感成色更足。

第三,“智慧树”学业辅导中心行稳致远。每周四下午教工党员在中心通过一对一咨询、一对多辅导、多对多座谈等形式,以学习习惯养成、学习问题答疑、学习经验交流等为主题,帮助学业存在困难的青年学子找准问题,找到方法,找回自信。2022年共开设学业辅导课程18次,服务指导学生700余人。

第四,“石榴红”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园进而有为。学院坚持精准帮扶、实现“扶智”与“扶志”相结合,通过创新创业园,帮助青年学子特别是少数民族大学生实现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学习深度融合,促进产学研深入发展与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2022年获得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国家级立项3项、省级立项5项;孵化企业“武汉岐黄融创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获评湖北省大学生创业扶持项目并在湖北省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倍阅书店全面铺货。

第五,民族团结校际联动探索创新。学院就少数民族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等兄弟院校进行经验交流,搭建了沟通互动的桥梁,拓展了合作互助空间,有利于发挥各自优势,取长补短、加快建设,实现1+1大于2的协同作用。

第六,“育人共同体”构建精心谋划。着力构建以校院为中心,社会(社区)、政府(民政部门、统战部门)和青年学生家庭联动发力的横向育人体系,实现校内外育人力量互联互通、优势育人资源深度整合。目前已与湖北省民政厅福慈处、武汉市武昌区紫阳街道、武汉原谷生物科技公司等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四)下一步加强和改进计划

第一,学习最新精神,夯实理论基础。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7日下午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第九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工作室将组织青年学子认真学习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精彩论述。

第二,促进校际交流,运用朋辈资源。积极联系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代表——共青团湖北文理学院委员会(“格桑花”赴藏支教团队),学习其“一心双环”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体系。

第三,弘扬中医文化,用好潜在资源。学校蕴藏的中医药文化思维模式、伦理思想及行为方式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具有关联性及相通性,是潜在的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专业课教师指导帮助下充分挖掘、深入研究。

第四,丰富活动形式,盘活现有资源。通过搭建平台提供支持,充分发挥少数民族学生主体性作用,以民族传统节日为契机开展宣讲及体验互动,让更多青年学子领悟不同民族丰富的人文底蕴和强大魅力。

(五)参与感悟

我有幸了参加“籽籽同心”民族团结教育工作室开展的许多关于民族团结的活动,有趣味满满的校地风采展,品尝到了各民族的美食,结交到了许多民族的朋友,还有了解到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医药文化,区领导的莅临,我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对我们少数民族学生学习生活的关切。此外,我还参加了起义门社区的红石榴院校联盟活动,和社区领导还有其他学校的同学一起,听心理讲座,品尝民族美食,同游武汉地标建筑黄鹤楼,聆听导游的讲解,置身于文化建筑内,真真切切的体会到荆楚文化的源远流长,加深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认同感,也增强了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

——壮族学生许卫萍

作为工作室研究生党员,校地风采展负责民族医药开发展台的布置,我了解到其他少数民族的特色医药文化,深刻体会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开放与包容,认清中医学与各民族医学之间相互融合共同发展的紧密关系,也更加意识到了保护和传承中医药文化的重要性。通过参加起义门社区的红石榴院校联盟活动,我有幸与其他学校的同学一起品尝民族美食,深切理解“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背后的自然界客观规律,一定程度上拓展了科研思路。这些活动为我在不同民族、不同学校、不同专业同学之间架起一道沟通交流地桥梁,不仅学到了知识,更加坚定了自己学习的动力和目标,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更加珍惜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我相信,在党和国家的关怀下,我们各民族学生将会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起贡献自己的力量。

——汉族学生张利